乐达心理




在与一位心理咨询师朋友的交流中,她提及的一个深刻见解触动了我——在咨询过程中,最棘手的任务之一便是“引导来访者正视并承认自己所承受的痛苦”。


这一发现不仅局限于咨询室,更广泛地映射至我们的日常生活,揭示了人们普遍存在的“痛苦回避”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各种形式的痛苦回避:“从生理层面,如强忍针刺之痛、隐忍生理期的不适,到心理层面,如默默承受职场压力、情感挫折乃至家庭关系的伤害。”


这些情境下,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掩盖、忍耐,甚至强迫自己表现得坚强。这种反应模式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心理机制?我们又该如何更有效地应对痛苦,而非仅仅依靠忍耐?


今天,乐达心理就来和大家好好聊一聊~



疼痛的本质与意义



在心理学语境下,痛苦被定义为由潜在或实际的身体组织损伤引发的不愉快感官与情感体验。


它不仅是生理上的不适,更是心理上的一种警示信号。


从进化角度看,疼痛作为一种防御机制,帮助人类迅速识别并规避危险。


无论是被热水烫到即刻缩手,还是疾病初期身体发出的疼痛信号,都是疼痛系统在保护我们免受进一步伤害。



情绪性痛苦的复杂应对



然而,面对情绪性痛苦,“如分离焦虑、丧失感、恐惧等”人类的应对方式就复杂得多。


这些情感痛苦的处理方式并非天生,而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习得。


父母的养育方式尤为关键,特别是他们如何回应孩子的“分离焦虑”


若父母能敏感地捕捉并安抚孩子的痛苦,将有助于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从而在未来更好地应对各种分离情境。


回避痛苦的根源



遗憾的是,并非所有养育者都能有效承担这一角色。


有些父母忽视或否认孩子的痛苦,将其视为软弱或矫情,甚至通过比较和批评来强化孩子的“坚强”观念。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让孩子对自己的痛苦产生羞耻感,还可能导致长期的情感压抑和回避行为。


此外,社会规范和文化背景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种回避倾向,如对女性生理疼痛的轻视,对男性情感表达的限制等。


长期回避痛苦,不仅无法使痛苦消失,反而可能引发一系列负面后果。


自我否定、内耗、抑郁等心理问题接踵而至,甚至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


“一个无法正视自己脆弱的人,也难以理解和接纳他人的脆弱,从而在代际间传递创伤。”



学会与痛苦共舞



因此,学会与痛苦相处,成为每个人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无视或逃避痛苦,而是要正视它、接纳它,并从中找到成长的力量。以下是三个实用的建议:


  1. 觉察并认可自己的真实感受:通过详细梳理和体会自己的情感体验,学会看见并接纳自己的真实情绪。这一过程可能需要勇气,但请相信,你已经是一个能够为自己设立边界的成年人。

  2. 构建社会支持系统:主动寻求朋友、家人或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支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记住,暴露脆弱并不可耻;相反,它是建立深厚关系的重要前提。

  3. 学会自我同情:无论外界如何,都要无条件地支持、爱护自己。即使在最孤独的时刻,也要成为自己最坚实的后盾。


结语



让我们以史铁生为例,这位身残志坚的作家用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痛苦虽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与之相处。


通过自我支持、相互陪伴以及合理的情感宣泄,我们不仅能够消解痛苦,还能在脆弱中找到生命的力量与意义。


“下一次,当痛苦再次来袭时,请温柔地对自己说:“我已足够坚强,足以感受并接纳自己的脆弱。”因为,这正是我们好好活着的证明,世界和我,都爱着你。”